此園原為雍正皇帝為皇子時的賜園,待其即皇位以后擴建為離宮,乾隆二年(1737年)再次擴建,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和三十七年(1772年)先后又附建長春園和綺春園,合稱圓明三園。它坐落在西郊海淀鎮(zhèn)之北,周圍泉眼叢聚,草豐樹茂,是絕好的造園之地。三園共占地350余公頃。園內成組的建筑群有一百二十三處,被譽為“萬園之園”。咸豐十年(1860年)英法聯(lián)軍占領北京,圓明園慘遭劫掠焚毀。
北京圓明三園總平面圖
圓明園三園地勢平坦,所以造景大部分是聚水而成景、因水而成趣的水景園。具體講,圓明園有三大景區(qū)。即中部的前湖后湖景區(qū),包括正大光明殿所在的宮廷區(qū)以及前湖、后湖沿岸的九島。每個島都有一組標題的景點,最大的一處稱“九洲清晏”,即取“禹貢九洲”的含意,象征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。環(huán)繞后湖的東、西、北三面,形成一圈外圍景區(qū),在這區(qū)里布置了小園林集群,如眾星捧月般地簇擁著中央景區(qū)。外圍景區(qū)內容十分豐富,包括有祭祖的安佑宮、城堡式佛寺舍衛(wèi)城、模仿商業(yè)活動的買賣街、藏書的文源閣、聽戲的同樂園、仿桃花源的“武陵春色”、仿杭州西湖的“曲院風荷”、仿紹興蘭亭的“坐石臨流”、仿廬山的“西峰秀色”等。第三景區(qū)為東部的福海景區(qū),即以福海的大水面為中心,湖中有三個島嶼鼎列,以象征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。湖岸布置了與水有關的二十處景點。此外,在圓明園的北宮墻外,尚有后來增建的一條狹長的景區(qū),主要表現(xiàn)水村野居的風光。
圓明園“方壺勝境”圖
圓明園“上下天光”圖
清代繪畫中的圓明園六景點
長春園是圓明園的附園,在圓明園的東側。此園分為南北兩個景區(qū)。南區(qū)以淳化軒一組為主體建筑,周圍湖島布置了十個景點,皆因地制宜,因水成景,如茹園、鑒園、獅子林、海岳開襟、玉玲瓏館等。北區(qū)為一橫長地區(qū),區(qū)內布置了六幢歐洲18世紀巴洛克風格的宮殿式建筑,名為諧奇趣、蓄水樓、養(yǎng)雀籠、方外觀、海晏堂、遠瀛觀,俗稱西洋樓。這些建筑的體形及立面上的柱式、檐口基座、門窗細部俱為歐式建筑作法,但細部雕飾也摻雜了中國式的紋樣。建筑前還配有人工噴泉。西洋樓建筑是歐洲建筑文化第一次傳入中國的完整作品,也是歐洲與中國兩大園林體系首次結合的創(chuàng)造性嘗試。
綺春園也是圓明園的一個附園,是多座私家小園合并擴建而成的,共計三十景。總體布局不拘泥一定章法,但更富于自然情調。景與景之間疏密相間,水系也比較錯綜復雜,形成小巧玲瓏的格局。
綜觀圓明三園可知其造園之骨架在于理水,通過人工巧構,安排出大、中、小的湖泊群,同時互相串通,形成水系。水系之外又配以陸地游覽線,再加上假山土阜的障景作用,把全園分劃成山復水轉、層層疊疊近百處的自然空間,為開拓各類園林意匠構思創(chuàng)造了條件。建筑群體組合都以組景為目的,每一景點皆為一個小型園林,因此形成“集錦式”的規(guī)劃形制。圓明園的單體建筑設計打破了傳統(tǒng)官式的束縛,廣征博采地方民居形式及刻意求新的體型,小巧素雅,與自然環(huán)境相協(xié)調。圓明園中還選用大量花木植物,移植馴化一部分南方植物,花季搭配,造成繁花似錦、四季如春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